JUDE《十分錯》& 陳凱詠, 林家謙《隔離 – Studio Live Duet》

唱片公司的決策失誤,不是否定歌手和音樂人努力的原因。

不明白為甚麼唱片公司還會在2020讓歌手唱鄧麗欣年代K歌。很擔心兩位女歌手的前路,陳凱詠(Jace) 一邊唱《天生二品》的同時好像不能控制自己的風格;曾若華 (Jude)在《他他他》邊走著唱片公司玩偶路線。

選了寫《隔離 – Studio Live Duet》因為早前《隔離》派台時還沒開始寫,但對這首歌真的很失望。失望的原因不在於Jace的演繹、詞和編,也覺得不能把責任推到作曲人身上;明知這是一首老套的不行的demo,A&R們真的要把它選出來還要花錢製作嗎?到處都是想出人頭地的音樂創作人,就只有這首可選嗎?失望的原因還有歌迷的反應,市面上很多音樂人再造新的嘗試你們知道嗎?停留在2000年代K歌;給唱片公司投資這類作品還會有回報的錯覺,還要錯到出《隔離 – Studio Live Duet》和《隔離Dance Version》來延續這個錯誤。

還有填詞人的選擇,主題上選了十四天隔離來做主題,命定了歌曲很快會邊舊。經典可以成為經典是因為歌詞雋永、能夠歷久常新。像《隔離》一樣用期間限定的題材作主題,歌曲壽命會變短,洪嘉豪的《表情符號》也有類似的問題,但不及《隔離》嚴重;大概2022年播《隔離》時便要花上少則三分鐘去解釋由來,誰要播?

Jude早期的《格拉斯哥流浪》、《密室謀殺事件》和《他他他》很吸引我,她外表雖然柔弱但音樂上是一個很有個性的女歌手。但華納不知從何起放棄了為Jude打造這個形象,音樂走回一貫情歌風格。明白Jude沒其他華納捧過的女歌手一樣受歡迎,但把形象拋諸腦後是雪上加霜。在Jude的形象還沒深入民心的階段砍掉重練,所以華納是放棄了她了嗎?我在早起的Jude身上看到很多可塑性:會自己寫歌;聲音柔弱但有一種屈強;沒有拋媚微笑討喜,如斯多的特點,你們只想讓她唱下把位情歌嗎?

在Jace的起步和後勁跟Jude有點相似:開始形象很鮮明,沒有走獻媚討喜的路線;人氣不如唱片公司當初所料,所以很擔心Jace的去向。花了很多篇幅在批評,但針對的都只是唱片公司做的決定。造音樂本來很簡單,但作為歌手背後的後盾,唱片公司的每一個決定都影響著每一個參與製作的音樂人。唱片公司的決策失誤,不是否定歌手和音樂人努力的原因。

15/10更新,《十分錯》也會有合唱版,我心累了。

Who am I to Judge Cantopop

小小音樂專欄。不數榜不評分,拒絕量化音樂。有錯有漏請指點,如無意外一星期兩篇 https://instagram.com/whoamitojudge_cantopop?igshid=77sp5jj8hjt7